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决定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以下对该决定的要点进行解读:
一、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女干部、女工人分别延至63周岁、58周岁、55周岁
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55周岁的女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原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具体详见《男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原法定退休年龄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原法定退休年龄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
二、可弹性提前或者延后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
决定明确,职工达到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三、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提升至20年
自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即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退休的人员,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不变,还是现在的15年。2030年,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6个月;2031年,最低缴费年限为16年;2032年,最低缴费年限为16年6个月,以此类推,直至2039年,最低缴费年限为20年。具体详见《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情况表》。
四、为临近退休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
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年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五、特殊工种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六、加强对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保障
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基本权益。